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攀枝花的校园“农场”作舞台特色育人显亮点

四川文明网  2015-01-15 15:17

——攀枝花仁和区大田镇中心校生活实践基地作用发挥显著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共12个班,408名学生。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占地面积大的优势,开设蔬菜果树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技能实践和厨艺课等,积极开展“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基地资源开发实践研究”的省级课题探索,充分发挥校园“小农场”和“小厨房”的乡土教育作用,真正把学习书本知识、培养劳动技能、丰富学生生活、提高生存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在农村学校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作用。

开辟劳动基地,创建生态农场。为办农村特色学校,解决长期困扰学校教育重理论知识学习、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矛盾,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开辟了4亩土地,分配给三至六年级班级,进行蔬菜种植。学生通过平地、打沟、播种、盖膜、浇水、施肥、捉虫、拔草等进行种植实践,并将种植的新鲜蔬菜提供给食堂,丰富了食堂的菜品,学生生活也得到改善,学校学生生活实践基地初具雏形。

整合学科课程,实现教育互补。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将生活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一是让学生利用学校内的空地种植各种蔬菜、果树,饲养家畜等,体会劳动的快乐与艰辛;二是在学生食堂设立厨艺教室,开设厨艺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三是开展科学课程的实践创新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蔬菜名称,懂得蔬菜四季种植的特征,掌握初步种植技术;四是开展农业知识、种植技能绘画比赛和作文竞赛,将教师、学生的作品编辑成册出版。通过以上措施,学生增长了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实践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同时磨砺了劳动意志,受到了感恩教育,真正达到以“劳”育人的教育效果。

开设厨艺课程,培育生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该校借助蔬菜基地资源,自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开设了三至六年级学生必修的厨艺课。学校聘请专门的厨师作为厨艺课老师,教授学生简单的本土家常菜做法、基本的用餐礼仪以及厨房整理等知识,并在每学年期末,组织开展的厨艺大赛,对学生厨艺课成果进行考核验收,充分展示学生厨艺学习成果,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较好地实现生活与课堂的有机互补。

挖掘资源素材,进行课题研究。

为了把做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学校把生活课堂实践教育拓展到学校课题研究。学校依托劳动生活实践基地和厨艺课,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相关的比赛竞赛活动,开发校本教材,出版教师、学生农村知识实用技术论文集,为农村基地建设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已开发了7本校本教材,出版了教师论文集和学生论文集12期,开展了三期学生农业知识和技能书画展。2013年7月,该校的科研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基地资源开发实践研究”成功申报为省级课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